一、齒輪泵的困油問題
齒輪泵要能連續地供油,就要求齒輪嚙合的重疊系數ε大于1,也就是當一對齒輪尚未脫開嚙合時,另一對齒輪已進入嚙合,這樣,就出現同時有兩對齒輪嚙合的瞬間,在兩對齒輪的齒向嚙合線之間形成了一個封閉容積,一部分油液也就被困在這一封閉容積中〔見圖3-5(a)〕,齒輪連續旋轉時,這一封閉容積便逐漸減小,到兩嚙合點處于節點兩側的對稱位置時,封閉容積為小,齒輪再繼續轉動時,封閉容積又逐漸增大,直到容積又變大。在封閉容積減小時,被困油液受到擠壓,壓力急劇上升,使軸承上突然受到很大的沖擊載荷,使泵劇烈振動,這時高壓油從全部可能泄漏的縫隙中擠出,造成功率損失,使油液發熱等。當封閉容積增大時,由于沒有油液補充,因此形成局部真空,使原來溶解于油液中的空氣分離出來,形成了氣泡,油液中產生氣泡后,會引起噪聲、氣蝕等一系列惡果。以上情況就是齒輪泵的困油現象。這種困油現象為嚴重地影響著泵的工作平穩性和使用壽命。
為了去掉困油現象,在CB—B型齒輪泵的泵蓋上銑出兩個困油卸荷凹槽,其幾何關系卸荷槽的位置應該使困油腔由大變小時,能通過卸荷槽與壓油腔相通,而當困油腔由小變大時,能通過另一卸荷槽與吸油腔相通。兩卸荷槽之間的距離為a,需要確定在任意時候都不能使壓油腔和吸油腔互通。
按上述對稱開的卸荷槽,當困油封閉腔由大變至小時,由于油液不易從即將關閉的縫隙中擠出,故封閉油壓仍將高于壓油腔壓力;齒輪繼續轉動,當封閉腔和吸油腔相通的瞬間,高壓油又突然和吸油腔的低壓油相接觸,會引起沖擊和噪聲。于是CB—B型齒輪泵將卸荷槽的位置整個向吸油腔側平移了一個距離。這時封閉腔只有在由小變至大時才和壓油腔斷開,油壓沒有突變,封閉腔和吸油腔接通時,封閉腔不會出現真空也沒有壓力沖擊,這樣改進后,使齒輪泵的振動和噪聲得了進一步改進。
二、徑向不平衡力
齒輪泵工作時,在齒輪和軸承上承受徑向液壓力的作用。如圖3-7所示,泵的右側為吸油腔,左側為壓油腔。在壓油腔內有液壓力作用于齒輪上,沿著齒頂的泄漏油,具有大小不等的壓力,就是齒輪和軸承受到的徑向不平衡力。液壓力越高,這個不平衡力就越大,其結果不僅加速了軸承的磨損,降低了軸承的壽命,甚至使軸變形,造成齒頂和泵體內壁的摩擦等。為了解決徑向力不平衡問題,在有些齒輪泵上,采用開壓力平衡槽的辦法來去掉徑向不平衡力,但這將使泄漏增大,容積速率降低等。CB—B型齒輪泵則采用縮小壓油腔,以減少液壓力對齒頂部分的作用面積來減小徑向不平衡力,所以泵的壓油口孔徑比吸油口孔徑要小。
齒輪泵的性能特點
一、齒輪泵的允許排出壓力取決于齒輪泵工作機構的強度及原動機容量,為防止排出壓力突然增大(如排出管堵塞)而引起泵及管路損壞,齒輪泵一般均裝有控制閥。
二、流量與排出壓力基本上無關,流量和壓力有脈動,無進液、排液閥,結構比往復泵簡單,制造容易,維修方便,運轉,流量比往復泵均勻;適用于不含固體雜質的高粘度液體。
三、齒輪泵在一般情況下都有相應的自吸能力,除啟動前須充滿液體外,一般不需灌泵。另外進出入口不需裝吸入閥和壓出閥,但在某些情況下應在出入口安裝單向閥。管線上如裝有閥門,啟泵運轉需要打開,停泵時可不必關閉閥門,因而操作簡單。
四、齒輪泵在相應的排出壓力之前流量和壓力的關系是接近直線的,即壓力與排量無關。但排出壓力繼續升高時,由于泵內泄漏增大和穩定閥回流增大,反而使流量降低。在某一壓力時,流量大,速率也高,則此壓力稱為齒輪泵的工作壓力,此時的排量為額定排量,速率為速率不錯。
高壓齒輪泵使用范圍
高壓齒輪泵適用于輸送介質溫度不高于200℃,粘度不大于1500mm2/s,含有非金屬雜質的重油、柴油、煤焦油以及其它類低檔劣質燃燒油等。特別適用于石油、化工、糧油、建材、日用化學、筑路、電力和瀝青拌合站部門和行業的燃油噴射場合。也愈適用要求工作壓力穩定,長期連續工作的場合,例如:不錯潤滑系統等。
高壓齒輪泵壓力一般在35公斤-40公斤,高壓齒輪泵在隙自動調節結構,要零件均高材料制造。具有結構緊湊、自吸性好、速率不錯、適應性強等特點,在輸送液體含有雜質的場合,泵的工作壽命比一般齒輪泵長2-10倍。泵的設計充足考慮了與普通齒輪泵的互換性,外形及安裝尺寸以及技術參數與齒輪泵全部相同。
因此泵也稱KCB系列“不錯的型”,在輸送有潤滑無雜質的介質時愈顯示出泵的長壽命、壓力穩定的重要特點。本產品設有齒輪端面間隙可調結構,當泵工作一些時間出現工作壓力下降時,可通過泵蓋上的外置微調結構對泵內齒輪端面間隙進行調整,從而使泵的工作壓力得恢復,并可以進行數次調整。
因此它比一般齒輪泵的使用壽命不錯5-10倍,在我國含雜質燃燒油高壓噴燃場合實屬初創,并達到同類產品的水平。